周俊杰
王幅明
一、书坛“俊杰”
周俊杰在年出版的《周俊杰书法短论集》的封底配图文字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周氏俊杰者,名不副实也:既不俊,也不杰,且性如顽石,不识时务,以家慈祖籍山东,友人赐笔名曰鲁岩。画过画,写过诗,做过小说,皆无成。出版过几本书,发表过几百篇文章,均过眼烟云。然嗜书成癖,嗜酒若友,偶与侪辈挥毫侃山,则悠然不知岁月忽忽矣。已届天命之年,碌碌如此而已。
——鲁岩自识于中州挥云斋。
夫子自道,或曰自画像,颇为传神。至于对“俊杰”二字的解释,未免过于自谦了。
笔者以为,周氏在当代书坛的地位,用其名“俊杰”二字形容极为贴切,可谓名副其实。以他的贡献论,书法创作和书论均属于重量级;说起书坛知名度,用一句“天下谁人不识君”当不为过。
周俊杰是中原书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第四、五届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曾担任多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展、全国书学讨论会的评委,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奖和理论奖评委及评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州大学名誉教授等。书法作品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入选多种国内外重要书展;为首都故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艺术博物馆等中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发表书法论文、文艺评论、散文等四百余篇。出版《书法美探奥》《周俊杰书学要义》《书法复兴的寻绎》《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卷》《周俊杰书法序跋集》《书法美学论稿》等著作及作品集30余种。为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艺术》撰写了近现代部分,为中国书协起草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曾获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第五届特等奖、首届及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七届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等。曾应邀出访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肯尼亚等30多个国家,进行展览、讲学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人们常常把“大汉”一词赠给山东人,也许历史上曾有武二郎的缘故。周俊杰是不折不扣的河南大汉,在开封出生,又在开封长大。当然,他的血液里也有山东人的因子,因母亲有山东血统,遂有鲁岩的雅号。说他是河南大汉,不仅仅因为他身材高、块头大,他的性情、气质、文章、书法,处处透出大气凛然的男人味。河南人的憨厚、质朴、豁达、粗犷、好友的地域之风,在他身上均有充分的表现。连书斋名也与众不同。他曾撰文解释说:“至于余所用之‘挥云斋’,大概更近于我的禀性:为人和艺术,均少弯曲;处世、挥翰则直抒胸臆,如入九天层云。”如此话语,掷地作金石声。也有过柔弱:笔者曾当面看到他谈起去世的好友李伯安时,用词极尊,说到动情处,几近哽咽。这是他侠骨柔肠的另一面。
他属于精力旺盛思维又特敏捷的一类人,整日在繁忙中度过,读书、创作、写文章、饮酒、会友、神聊,常常在深夜工作,灵感来时会心一笑,不觉东方已发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