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在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开国不久的 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年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到年取消,在这期间被授予少将及以上军衔的军队干部,就是 的“开国将帅”。
“这期间,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位中将、位少将,合计共位革命军人被授予将帅军衔。”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由于我党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从南方开始的,所以开国将帅数量上以南方各省居多。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敌后根据地,河北仍有79位开国将军,其中有2位中将、77位少将,总数居全国第9位。
保定籍开国将军在河北省数量最多,一共有28位
马卫华(唐县)、王璞(蠡县)、王子修(安新)、王之平(满城)、王砚泉(雄县)、王毓淮(雄县)、白志文(易县)、边疆(完县,今顺平)、刘世昌(安国)、刘光裕(安新)、刘秉彦(蠡县)、刘佩荣(雄县)、江潮(定县,今定州市,下同)、苏锦章(定县)、李孔亮(高阳)、李克忠(定县)、李君彦(定兴)、李雪炎(定兴)、肖平(定县)、吴树声(博野)、宋学飞(易县)、张逊之(蠡县)、陈亚夫(满城)、孟庆山(蠡县)、胡友之(安国)、殷希彭(安国)、傅继泽(博野)、戴金川(高阳)。
综合河北党史、国搜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