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家受损医疗机构全部恢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全力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灾后重建
□保定日报通讯员杨雅琴
9月15日,涿州市东仙坡镇临紫头村55岁村医孙劲松早早打开村卫生室的门窗,通风换气、发放免费药品。
大灾过后,医疗保障必须跑在最前面。洪水退去,东仙坡镇卫生院院长朴金建迅速召集所有村医,了解损毁情况、安排恢复诊疗、组建巡诊队……村医们最先回到卫生室重启医疗阵地。
8月6日,东仙坡镇所有卫生室恢复诊疗;8月31日,最后一个损毁的卫生室也从临时遮阳棚搬到村党支部书记腾出的房屋,开展诊疗的同时对原址进行重建。
“这是我的阵地,必须守护好它!”和孙劲松一样,涿州市各个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都肩负着同样的使命。抢修受损医疗机构、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组织专家义诊、加强疾病监测……为加快推进全市医疗卫生领域灾后重建工作,市卫健委迅速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目前,全市家受损的医疗机构已全部恢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在一线重新筑起牢固的医疗屏障。
——全力恢复诊疗秩序,对全市受灾受损医疗机构逐一实地核查,针对统计受损情况开展全面检查,指导开展生产自救、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保障辖区居民医疗卫生需求。
——加强医疗服务保障,市卫健委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市妇幼保健院5家医疗机构相关专家组成义诊队,9月-11月每周前往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涞水县、易县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截至目前,服务群众人次,发放健康宣传材料份。
——推动医疗机构重建,指导和推动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做好灾后重建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推动重建项目尽快立项、尽早开工。
——抓好洪涝区域及学校疾病监测,组织疾病监测指导组持续进行巡诊、疫情搜索,开展发热呼吸道、腹泻、皮疹等症状监测,重点对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传染病监测。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在涿州市、高碑店市、易县、涞水县、定兴县一些学校、幼儿园共设立个疾病症状监测点。
——抓好消毒消杀、病媒生物控制及饮水安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公共场所、厕所等重点部位消毒,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应急监测和杀灭工作。同时开展灾后应急水样监测,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检查供水单位个次,采集生活饮用水样份。
原标题:《全市家受损医疗机构全部恢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