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成绩开始公布,这是今天最大的热点。
各地状元的身份,也被媒体陆续报道。
没有什么意外,每年各省都会有自己的文理状元,而为何是那“两个人”,却又总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安徽省的文科状元是一位颍上的小姑娘,她叫郑辰筱,总分分,已被清华大学录取。;而理科状元则是铜陵的帅小伙,他叫方清源,总分分。
出乎意料,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是在周围同学中最优秀的人,意料之中,是因为他们至少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养成的习惯足以被称为“优秀者”。
然而,徽脸通过采访,仍然发现,之所以会成为高科的文理状元,是因为他们有共同之处。
或许,可以把这些记录下来,成为众多家长作为参考的案例。
高考状元为何从来不是“死读书”?
文科状元是一个姑娘,穿着打扮上就能看出来是一个恬淡低调的小丫头,眼神中显示出喜悦,却没有放肆的兴奋,而谈及学习的方式方法,郑辰筱却将话题引向了旅游。
倘若不是高考状元的头衔,或许我真以为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喜欢四处“放野”的小孩子。
这个“00后小丫”最爱的是出国旅行,从初中开始已经跑遍了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全球十多个国家,还在12岁时一个人去美国旅学。
郑辰筱说,合肥一中的校训“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深深影响了她的三观。她将来会选择经济或管理类专业,以期有成。
到欧美等国家走一走,看一看,每次外出旅行走不同的路,结识不同的人,听不同的人生故事,这些极大地拓宽了她的生活视野。
郑辰筱说,每一段不同的经历,都涵养了她的心性,使她更喜欢这种校园里平和安静的生活。
文科,是分类出来的文化类科目,除了语数外,综合科目是政治、历史、地理,这些东西很显然都不是死读书能带来的。
开阔视野的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还有就是兴趣,以及敢于尝试。
通过在合肥一中的三年学习,她认为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了她综合素质。在文科班,她担任班长;在校园演讲比赛中,她获得了“校园演说家”的荣誉称号。
奥赛、补习班什么的,与郑同学绝缘。
她唯一坚持的是参加了一些英语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
清华大学的冬令营的活动中,她的面试、笔试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可降十分的优惠政策。
在伦敦大学的招生中,她雅思考了7分。
在历次的模拟考试中,她均保持了年级文科前三名的好成绩。
理科状元方清源是铜陵一中的小帅哥,形象上也并不是人们眼中为学习拼命而消瘦的男孩子,甚至来说,有点肉呼呼的感觉。
对于分的总成绩,方清源坦言:
“当时是这样想的,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高考能达到分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高中三年,我考过的最高分就是.5分,但是那次试卷非常简单,其他的从来没上过分。”
他说,高三所有的模拟考都没上过分。
他说,能考这么多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最重要的还是思考。不要放弃思考的权利,把思考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是总结,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应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在总结的过程中,看问题的视角会跟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是质疑,要有质疑的精神,质疑应该是建立在扎实的学识基础之上的,然后对于某个问题提出自己新的看法。
理科注重的是细节上,以及脚踏实地的钻研,然而思考和质疑从来不是死读书的态度。
对那些逼着孩子上补习班的家长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提醒了。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影响不可或缺
在采访中,方清源多次提到“父母的影响非常大”。
他说,家庭环境真的非常重要,严谨、踏实,生活作息非常规律,这是父母给他最起码的尊重。
“他们也牺牲了非常多的个人时间,父母心里受到委屈也会对我隐瞒。”
母亲的实际行动对方清源的影响很大,因为方清源母亲是护士,她在准备一些考试的时候也很努力,这对他影响很大。
对事情上的把握和事情的准备,这是母亲亲身教导的身教,方清源说自己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做细心的准备。
而方清源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如果有什么能说的经验,那就是在家里,无论哪位成员,首先要尊重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需要“谁一定压住谁”的概念,我们大家都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讨论。
对孩子的成长方面,他主张“榜样”式的示范作用,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样子,首先他自己就要做到什么样子。
“孩子有时候也会犯错误,但需要及时鼓励和纠正。”
方清源父亲介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应该及时沟通及时帮他分析,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在孩子骄傲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压一压”,防止孩子“飘”起来;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对他开导,“总之就是把孩子往正确的路上引。”
而在郑辰筱的身上,父母的影响也非常大,她的父亲是警察,母亲自己做生意。
父母很少过问她的学习,她说她和妈妈的关系就像和朋友一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妈妈给我的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
她的母亲介绍说,与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近乎于朋友式的关系。女儿学钢琴,他们会无条件地支持;女儿高二时还想外出看看,他们会抽空同行。
郑辰筱母亲认为女儿身上从小到大最大的特点就是她是那种计划性很强的孩子,擅长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指导方面从来没让父母烦过神。
她也没有上过很多培训班。唯一坚持的就是上了新东方的英语课程。
“无条件地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绝不唠叨,绝不过多干涉和控制孩子的生活”,这是郑妈妈的一些原则。
“状元”出乎意料,是上天的礼物
该怎么样理性地对待状元,其实在郑辰筱和方清源的采访中,两个人的心态是正常的,甚至来说,经历过多次的考试,她们只是把状元当做一次考试的第一名。
所以,当事人如此,旁观者也应该如此,我们要看到高考状元带来的荣誉,也要理性对待,特别是所有的家长们。
“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总分分。”身穿白色T恤、淡蓝色牛仔裤的郑辰筱在妈妈陪伴下,出现在合肥一中行政楼会议室。
虽然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查分数时的紧张感一点都不亚于高考。“从昨天晚上就开始紧张了,甚至经历了连高考都未曾有过的失眠。”
郑辰筱平时在校的成绩比较稳定,长期居于年级前三。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叱咤考场的姑娘在查分时不敢直接输入身份证号。
郑辰筱坦言没想过自己能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绩。“之前我估分在,比真实成绩低20余分。
对比分数后,郑辰筱才发现这二十来分都集中在文综上,三门主课估分挺准确。”
对于分的总成绩,方清源坦言:“当时是这样想的,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高考能达到分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高中三年,我考过的最高分就是.5分,但是那次试卷非常简单,其他的从来没上过分。”
他说,高三所有的模拟考都没上过分。
“高考状元”作为各省市高考的最高分得主,在中学阶段对已有知识的领悟与运用方面领先其他人,学习已有知识的方法比别人先进有效,是现行高考人才选拔竞争中的获胜者。
对于学生和家长,这是朴素的崇拜“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是对高考状元的赞赏有着“现代科举”之称的“高考”是目前我国最公平、最公正、最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是对考生在“中学阶段”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综合考察与检验。
其复习策略、作息规划、兴趣爱好等都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