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总结推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经验做法,突出问题和结果导向,强化大数据应用和法治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意见》明确,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公共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改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广泛普及,卫生城镇覆盖率持续提升,健康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广泛开展,爱祖国、讲卫生、树文明、重健康的浓厚文化氛围普遍形成,爱国卫生运动传统深入全民,从部门到地方、从社会到个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整体联动新格局基本建立,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高的总体目标。《意见》从四个方面部署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重点场所、薄弱环节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环境短板。加快垃圾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病媒生物防制。二是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培养文明卫生习惯,推广不随地吐痰、室内经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注重咳嗽礼仪等好习惯。倡导自主自律健康生活,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促进群众心理健康。三是加强社会健康管理,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力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加快健康细胞建设。四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法治化保障,强化社会动员,加强政策研究和技术支撑。《意见》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强化爱国卫生工作体系建设,在部门设置、职能调整、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加强宣传引导,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爱国卫生运动,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加强国际合作,讲好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国故事,不断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根据河北省《关于推进卫生城市创建的实施方案》,结合保定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保定市卫生城镇创建实施方案
(-年)
创建目标?
从年开始,市本级及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并深入推进实施,建立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大力营造卫生城镇创建氛围,取得初步创建效果。年,安国市、涞源、涞水、易县、定兴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申报。
年,市本级、望都、顺平、曲阳县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申报。
年,阜平、博野、唐县、蠡县完成省级卫生县城申报。
年,实现省级卫生城市全覆盖;60%以上的县城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高碑店市、涿州市、高阳县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安国、涞源、涞水、易县、定兴在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的基础上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全市15%以上的乡镇创建为省级卫生乡镇,5%以上的乡镇力争创建为国家卫生乡镇。
年,力争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全覆盖;80%的县城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在此基础上,40%以上的县城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
创建任务和责任分工
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版)》和《河北省卫生城市(县城)标准(版)》标准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爱国卫生工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市、县要健全爱卫办机构设置,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爱国卫生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达到90%以上。(牵头部门:市爱卫办;责任部门:爱卫会成员单位;责任主体: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二)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广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广泛深入开展控烟宣传和无烟场所建设,禁止发布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和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主体: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80%以上。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完善环卫设施,配备必要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30%以上。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硬化、平整,设施完好,道牙无缺损,下水道无堵塞。落实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主要街道日保洁时间达到16小时以上。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卫设施和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牵头部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部门: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主体: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四)加强市容环境监管。构建部门联动构建大城管格局,提升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十乱”整治和各类在建、拆迁工地管理,规范广告牌匾、沿街建筑物墙体外立面。加快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提升改造,建成区农副产品市场达标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主城区全面禁止活禽销售、现场屠宰。加强临时便民市场、早夜市和流动摊贩管理,全面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占路市场。按照市区道路标准,提高外环线以内(含外环线)及穿越建成区公路、铁路的清扫保洁质量。(牵头部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责任主体: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五)加强环境保护治理。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订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避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严禁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对秸秆禁烧现象的监管,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以下天数逐年增加,PM2.5年均浓度逐年降低。大力推进水体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三类以上标准,全面消除劣V类、黑臭水体。(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责任部门: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卫健委;责任主体:县市区党委政府)
(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流通监管,避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施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餐饮业、集体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0%以上。规范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小食品店经营管理,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的食品摊贩规定区域、限定品种经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责任主体:县市区党委政府)
(七)加强重点场所监管。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公共场所监管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提高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娱乐场所、体育场馆、交通客运站和各类客运车辆卫生管理水平,强化小美容美发店、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网吧监管。中小学全面设置健康教育课,加强学校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检查,避免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加强水源防护和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开展水质监测,避免发生重大饮用水污染事故。(牵头部门:市卫健委;责任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主体:县市区党委政府)
(八)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建设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避免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严防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规范疫苗存储、运输和接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网络,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牵头部门: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委;责任主体:县市区党委政府)
(九)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建立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完善防鼠、防蚊蝇设施,防止鼠传疾病和虫媒传染病发生。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建成区鼠、蚊、蝇、蟑螂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牵头部门:市爱卫办;责任部门:市爱卫会成员单位;责任主体:县市区党委政府)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政委和总指挥的市卫生城镇创建指挥部。各级党委政府要承担卫生创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履责配合、居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门推进机构,建强卫生城市创建专家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二)强化工作举措。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创建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认真梳理本部门指标任务,严格把握创建任务时间节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任务逐类逐项加以分解,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进度、定时限,做到有计划安排、有目标要求、有奖惩措施,在辖区和系统内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把卫生城镇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坚持高标准创建。卫生城镇创建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面广,考核指标多,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掌握创建工作标准,制定分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列出详细的创建计划,排出工作日程,抓好工作落实。要坚持高标准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注重打造精品亮点,使亮点连成线、形成面。要杜绝突击创建、弄虚作假、“形象工程”等问题,切实提高创建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四)加大财政投入。各地要根据创建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创建工作经费投入,着力补齐卫生创建短板。着重完善城区道路路网、地下管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市政环卫设施和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共基础设施,着力解决老旧居民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九小”行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五)建立考评机制。将卫生城镇创建作为健康保定行动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扬表彰。建立问责机制,对创建进度滞后、工作不力的市县,市爱卫会予以约谈并督促整改。
(六)强化督导检查。建立督查考核通报机制,采取明查暗访、定期调度,督导通报等方式,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督导巡查、追踪问效,对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被动应付、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保障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全市创建卫生城镇任务目标实现。
来源
保定创卫
⊙版权声明:已注明来源,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