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目的
为实施多村振兴战略,全面有效推进乡村建设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忻府区乡村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乡村建设规划,在乡村空间、资源、设施和建设方面的统筹作用,指导区域乡村健康、有序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山西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结合忻府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忻府区行政辖区范围,含6镇11乡、个农村居民点(即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总面积为平方公里。三、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年,规划期限-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至年。四、规划目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优化城乡居民点体系,促进村庄适度聚集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统筹安排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村庄历史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分类引导,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五、乡村体系规划
1、分区体系规划
规划将忻府区共划分为四大分区:东部平川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区、中部山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区和西部山林自然生态保护区。从人ロ、产业发展、村庄建设、设施配套、生态保护等方面对各分区发展提出指引。
东部平川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区:包含中心城区、东部所有乡镇及奇村镇东部、兰村乡东部和豆罗镇东部区域,是忻定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平坦开阔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工农业发展基础,推进高科技农业和新型产业园区发展。产业园区包括金山现代工业园区、蓝天科技园区、龙岗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忻州禹王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豆罗建材工业园区、云中温泉生态园区及开发区核心区。
中部山地现代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庄磨镇全域、三交镇东部、合索乡南部和豆罗镇西部区域,依托良好的山林生态资源,发展特色林果,林下经济等。
西部山林自然生态保护区:主要指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涉及阳坡乡全域、奇村镇西部、三交镇西部和合索乡西部、以自然生态保护和乡村生态旅游为主。主要景点有米家寨水库、陀罗山景区、桃桃山景区等。
2、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到年,忻府区总人口为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17万,城镇化水平达到79.3%,中心城区常住人口70.0万(含奇村组团),乡镇城镇人口2.17万,乡村人口为18.5万人。
3、村庄等级结构规划
村庄等级按规模要素,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两类。规划至年忻府区共分为20个中心村和个基层村。
4、村庄发展分类规划
规划忻府区乡村居民点分为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和其他五类。
集聚提升型
董村镇:董村、太延、孙村、游遨、肖家山、白家山、武家山、定兴寨、刘家山、令归、南胡豆罗镇:小豆罗、高铺、向阳、辛曲、刘沟、东村、韩沟、白石、寺庄、关城奇村镇:唐林、西高、前东高、后东高、东柴庄、刘家庄三交镇:三交、官庄、上寺、南陀罗沟庄磨镇:庄磨、下冯、西社、南社、上曹庄、路村、平社、南张、北社北义井乡:北胡、安邑、张庄曹张乡:中曹张、北曹张、高村、谷村、北兰台、南曹张、代郡、小智村、解村解原乡:上社、西冯城、东冯城、土陵桥、北张村、会里合索乡:温村、作头、枣涧、孙家湾、苗庄、南营、西大王、金村、西杨庄、王家庄兰村乡:王要、甄家庄、依堤、西王、小兰村(自然村)、南堡西张乡:西张、东张、岩峰、水峪阳坡乡:阳坡、寨底紫岩乡:紫岩、曹村、十家村、南庄、魏家庄、双堡、东南宋、北宋、大南宋城郊融合型
播明镇:前播明、后播明、南太平、卢家窑、阳村、吕令、永茂庄豆罗镇:班庄、新堡、苏村、上佐、下佐、清泉奇村镇:石家庄、加禾、辛庄、屯庄、明望、赵家庄北义井乡:北义井、南义井、真檀、曹家庄、高家庄东楼乡:西楼、东楼、南肖、段庄高城乡:高城村、红崖湾(自然村)、后淤泥、前淤泥、永丰庄、张村、王府庄、南铺解原乡:解原、六石、豆槐、佐城、乔村、流江、大庄、新路、东社合索乡:南合索、北合索、东呼延、水泉沟、水头、陀罗兰村乡:河习头、张野、烟村、肖家峪、下社、小王、大王、西曲、兰村秦城乡:尹村西张乡:东曲特色保护型
播明镇:北太平豆罗镇:麻会奇村镇:蔚野、杨胡、井沟庄磨镇:连寺沟、坡头、大保沟曹张乡:伏虎庄、令狐庄高城乡:忻口、金山铺解原乡:东庄合索乡:西呼延、黄龙王沟兰村乡:晏村、南呼延秦城乡:部落、泉子沟西张乡:木芝、韩岩、鸦儿坑阳坡乡:蒲格寨、下柏色搬迁撤并型
豆罗镇:沙沟、南山、朝阳、南沟、上河北、徐凹
奇村镇:曹家村、面高石、茶房、东岔口、张家窑、米家寨、永兴庄
秦城乡:胡家垴、部落庄
三交镇:冀家沟、车道坡、东岁兴、西岁兴、南岭、窑沟、上马圈、下马圈、翟家山、里沟、幸福村、羊圈沟、石家堰、东梁、马头山、横山、岭底、后岭底(自然村)、狄家沟、马圈庄(自然村)、泉水沟、五里沟(自然村)、西观、石欠底(自然村)、高观、冯家山(自然村)、固村、罗家社、碾沟、张盛村、下水马、罗家会、团峪沟、田家堰、邢家山、峪口
庄磨镇:秦家沟、直道沟、南河、园子梁、远益梁、稻畦(自然村)、东沟(自然村)、小庄
解原乡:西庄、神头山、西会、李家垴、外庄、上沟
合索乡:郭家沟、和岔、九会岭、马家庄、张家山、横墙、朝阳坡、崔家梁、前山、下闹峪、新建村
兰村乡:卜吊梁、安桥岭(卜吊梁)、老安梁(卜吊梁)、温家山、芦泉、地黄梁、龙凤坡、边围(龙凤坡)、大保沟(磨盘山)、黑岭梁(磨盘山)、后烟村(烟兰村乡村)、窑子上(亩坪)、杏滩(钱塘沟)、化卜咀(南梁)、畦子沟(南梁)、山应梁、孟家庄(山应梁)、宋家梁(山应梁)、朱家梁(双海)、杨粱(前野峪)、安哥(石圪迭)、马石(石圪迭)、亩坪、武家庄、前野峪、北村、赶子岗、桃园、双海、樁沟、石圪迭
西张乡:河劳岭、黑土湾、霍老湾、小南沟
阳坡乡:马四河、化滩、花果沟、柴家庄、下沙沟、炮张沟(自然村)、宽滩、响赛、解家庄、窑宽、邓家庄、大南陌、固庄、上柏色、孙家沟、魏家沟、王家沟、寺坪、高庄
其他类型
豆罗镇:杨沟、王山、下河北、寨上、于条沟、牧庄
奇村镇:北唐林、秦家庄、杨庄、鱼龙沟:
三交镇:东峪、南冯、北冯、付家庄、观里、于家沟、娄子沟、赵买沟(自然村)、井沟(自然村)、大塔习、牛尾庄、龙兴村、后三交、高崖底、小塔习、宋家庄
庄磨镇:观沟、上冯、南窑头、新社、田庄、太河、峪子、黄岭、黄家庄、下曹庄、大沟
高城乡:石壑子(南铺)
解原乡:下庄、神头
合索乡:田家窑、沙洼、西沟
兰村乡:磨盘山、钱塘沟、南梁、北堡、后野峪
西张乡:元家山
阳坡乡:横河、何家庄、赤水、上沙沟、安社、后河堡
紫岩乡:兴旺庄
5、乡村用地规划
结合多规合一,严格按照“三区三线”管控要求进行忻府区乡村用地布局,规划到年乡村人口18.5万人,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应控制在29平方公里,基本农田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平方公里,园地面积58平方公里。拟搬迁居民点退耕10.62平方公里。
六、乡村重要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设施规划近期至年,重点改造7条县道,共计.6km,使县道均达到三级水平,路面宽度6—10m,全部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规划乡道均达到四级以上水平,全部沥青混凝土路面,共计.8km,道路宽度6—8m;对条村道进行重新硬化,村道实现等级化,路面宽度4.5m,隔m左右建设错车道,实现全部水泥混凝土硬化,共计.4km。针对农村道路安全问题,全面实施安全防护工程,在危险路段安装波形梁护栏和标识牌,共计建设42km。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四好公路的目标。远期全区形成“公铁联运、干支联网、纵横交错、內通外畅、快速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农村道路网络与区域交通融为一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交通体系。2、供水工程规划将忻府区分为联网集中供水区域和分散供水区域。集中供水区域为东部平川地区,共计38个村庄;分散供水区域为西部奇村镇、阳坡乡、合索乡、三交镇、庄磨镇山区村庄,共计个村庄。分散供水区域水源为村庄自备水井,建设小型供水设施,在村庄内部建设供水管网,实现村庄供水入户。3、排水工程规划分为集中处理区域和分散处理区域。在集中处理区域敷设污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区域内生活生产污水统一集中处理。在分散处理区域居民点处设置生态化粪池,各村分散处理。规划共建设4个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处理站,个村进管网处理;38个村就地自建生态式处理。4、电力工程规划保留现状高城乡、合索乡、阳坡乡、三交镇、豆罗镇、西张乡、紫岩乡、董村镇35KV变电站,作为乡村的主要电源点,引出10KV电力线路为村庄供电。10kV农村电网以35kV变电站为中心向周边乡村辐射,沿县乡道路架空敷设,线路长度控制在10km左右。在各村庄建设10kV配电箱。农村V/V低压线路采用低压绝缘线或电缆,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控制在0.5km以下。5、电信工程规划规划期末乡村固定电话覆盖率%,移动电话覆盖率%,有线电视覆盖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70%,预留5G发展空间。6、供热工程规划规划忻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城郊融合发展村庄由广宇热电厂及城西热源厂集中供热;其他乡镇驻地建设燃气热源厂,为镇区提供热能;燃气管网辐射的村庄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居民自建燃气挂壁炉进行取暖,燃气管网敷没有到达的村庄,可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以电制热等多种方式,灵活采暖。7、燃气工程规划将忻府区分为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区域(西部山区)和燃气管道集中供应区域(东部平原地区)。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区域:东部山区38个村庄;集中供应区域以陕京二线忻州门站、关城阀室、张野阀室、泡池阀室、金山铺阀室及陕京三线赵买沟阀室、冯村阀室为主要气源,沿县乡道路建设中压燃气管道,在各乡镇驻地和村庄建设中低压燃气调压站(柜),供应村庄,共覆盖有个村庄。8、环卫工程规划积极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按照镇、村、户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要求,实现户集(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集中处理的模式进行。山区乡镇采用"村收集镇转运镇处理″方式,在镇域选址建设垃圾填埋场,就近处理;平原地区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方式,由于现状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城区较近,且容量不大,规划建议在山区选址建设忻府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平原地区易腐蚀生活垃圾。积极实施“厕所革命”行动,全区乡村厕所改造应探索与生活污水处理配套衔接、一体化生物处理厕所污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厕所改造模式七、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层村、中心村、镇区/集镇不同的村庄等级按照不同的设施配套标准配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社会福利、商业设施等,本次规划重点考虑教育、医疗、社会福利设施。1、教育设施(1)幼儿教育设施:至年,规划忻府区17个乡镇内共有幼儿园80所,其中,扩建12所,新建21所。(2)小学教育设施:至年,规划忻府区17个乡镇内共有小学66所,其中,保留52所,扩建14所。(3)中学教育设施:至年,规划忻府区17个乡镇内共8所初中,其中,保留3所,扩建5所。2、医疗设施方面规划保留现状17个卫生院,并改善卫生院就医环境,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鼓励在各医院,增设中医专科;到规划期末全部镇卫医院标准。规划保留现状个村庄卫生室,新建11个卫生室,实现农村卫生服务覆盖农民人口%3、社会福利设施规划保留9个乡镇敬老院,新增8个乡镇敬老院;保留41个现状村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新增个日间照料中心。八、乡村风貌规划规划将忻府区分为两大风貌区,即山地丘陵景观风貌区和平原现代田园风貌区。同时针对风貌中的建设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历史人文要素及自然环境要素等提出控制引导。九、乡村整治规划结合村庄现状问题,规划将村庄分为保障型、一般型、综合型和特色型四类十、近期建设规划
1、村庄布局规划
近期至年,共撤并50个村庄,设计8个乡镇。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幼儿园:扩建12所,新建19所(2)小学:扩建14所(3)中学:扩建5所中学(4)医疗卫生设施近期新建村庄卫生室9个(5)社会福利设施近期新建播明镇、奇村镇、北义井乡、曹张乡、东楼乡、西张乡、紫岩乡8个乡镇级敬老院;新建村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2个。3、基础设施规划(1)乡村道路交通工程项目(2)乡村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来源:忻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编辑:艳荣
联系
忻州频道:
——
五台山频道:
——
投稿邮箱:
xzxwzx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