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举行。这次会议之所以载入史册,一是因为毛泽东在这次会上提出要防止“糖衣炮弹”进攻,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是因为十天后,中国共产党就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这是对此前28年艰苦卓绝革命斗争某种形式的总结,也是对此后建设新中国的筹划和规定。自此,中国革命由农村转入城市,迈入一个崭新时代。
进京赶考,正如当年毛泽东所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这万里长征第一站,则是位于北平西郊香山的双清别墅。
历史应该铭记年3月23日上午11时许,这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京正式出发的时间。
历史应该铭记毛泽东当时对几位中央领导人说下的话语: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六十多年过去了,“绝不当李自成”的话语人们还清楚地记得。
时间:年3月23日
地点: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河北省平山县中部,距省会石家庄80公里)
事件:从西柏坡出发去北平第一天。
凌晨两三点,毛泽东批完最后一拨文件后,才上床休息。
上午11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一行,包括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分乘11辆小汽车、10辆大卡车,正式向北平进发。
出发前,毛泽东精神焕发,对几位中央领导人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嘛,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风趣地说:“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大手一挥,满怀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车队第一辆是带路前导车,第二辆是中吉普,司机是周西林,毛泽东乘坐在这辆车上。第三辆中吉普也是警卫车。第四辆是小卧车,坐着刘少奇一家。第五辆是江青和李讷坐的中吉普。第六辆中吉普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乘坐。往后几辆车坐的分别是朱德一家、任弼时一家、陆定一一家和胡乔木一家。最后一辆是小吉普车,负责断后压阵。中央警卫团的手枪连和一个步兵排分别坐在大卡车上担任沿途护卫任务。
当时的西柏坡到灵寿再到唐县,都是土路,前导车不能开太快,车辆之间也不能隔得太近,免得扬起的灰尘使后面的车辆看不清楚路。
从年到年,住了十多年山沟的毛泽东穿着的还是那身臃肿的棉衣棉裤和老棉鞋。行军途中,毛泽东表情凝重、若有所思。西柏坡,中共中央在此完成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风的路线。离开西柏坡,心头虽有离别之意,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毛泽东问同车的警卫排长阎长林:“你们说,咱们走到今天这一步靠什么呀?”
阎长林高声回答:“还不是靠民心,靠主席的领导呀!”
毛泽东笑着说:“对呀!靠民心!蒋介石没有想到,他天天想消灭我们,反而被我们消灭了。人心向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定胜利,蒋介石必定失败。仗打完了就要开始建设了,进了北平就得搞建设,才能争取民心啊!”
3月23日傍晚,车队抵达唐县淑闾村。淑闾村位于唐县城北4公里,原本想在县城南关的王鹤寿家休息,考虑到周围社会和政治情况比较复杂,最后决定留宿在淑闾村李登魁烈士家。
毛泽东在李登魁家门前下车后,就住进北屋里。
进京赶考的第一天晚上,毛泽东几乎没有睡,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伏在用门板支起的床上,一盏小油灯伴着他,一直工作到“东方露出鱼肚白”。
时间:年3月24日
地点:从唐县至涿县
事件:从西柏坡出发去北平第二天。
年3月24日四五点,天刚蒙蒙亮,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悄悄告别淑闾村,继续北行。
中午时分到达河北省委驻地保定,在城西门外广场,冀中区党委的领导林铁等已在这里迎候。当时围观群众很多,考虑到情况比较复杂,有警务人员提出要不要“净街”。毛泽东对驱赶群众这一套封建、国民党的传统做法很不赞成,“净街?净街干什么!看一看死不了人嘛”。毛泽东在汽车里,还不断地向围观群众招手致意。
毛泽东听取林铁汇报当前工作,此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五大书记,在保定兴致勃勃地吃了顿白洋淀师傅做的“清蒸卤煮鱼”。
下午2时30分,车队驶出古城保定继续往北,经徐水、定兴、新城(今高碑店)等县,于傍晚到达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此时已经掌灯,城门紧闭。守卫的哨兵将车队拦下,坚称没有我们领导的命令,不管是谁都不开门。在哨兵进城找领导汇报期间,毛泽东耐心等待,并对卫士长说:“他们做得对,不要紧,可以等一等。”大家正着急的时候,中央机关打前站的同志和涿县领导,急忙从城里跑来,边跑边喊:“进!进!快让汽车进去!”哨兵这才敬礼放行。当时涿州刚刚解放三个多月,安保工作是头等大事,士兵的举动完全合乎情理。
毛泽东进涿县时,发现这个素有“天下第一州”之称的千年古郡冷冷清清,并听到了“市场没回城,买卖难兴隆”的说法,便向当时县委书记王成俊询问情况。原来为了城防,原国民党驻军把所有的商户都赶到城外去了,不让人们进城里来。解放后接管工作头绪较多,一时没顾上把市场迁回来。毛泽东当即说,“工作千头万绪,先要从群众最需要的抓起,应该学会掌握城市工作的规律,马上把市场迁回来。”
于是,“市场回城”成了涿县县委学到的“执政第一课”。这是一个刚从战火硝烟里成长起来的新生政权从头学起的第一课。
24日晚上,毛泽东一行宿住涿县城内粉子胡同的第四十二军军部。新中国成立后,县公安局一直在该址办公,后来改为三义小学,校园内仅存毛主席当晚宿住的平房建筑一座,如今已建成为“党中央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
时间:年3月25日早晨
地点:涿县—清华园火车站
事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安全抵达北平。
毛泽东等中央五大书记从西柏坡,走什么路线,采用什么方式进入北平,在当时来说,是最高机密。
3月21日,叶剑英、李克农就进平沿途工作部署给周恩来发去了请示密电,在中央档案馆的解密文件中保存着当时的密电:“绝密,今晨9时……大家认为路途太长,乘汽车连续三天,而下车又要阅兵等,恐太疲劳,不如从涿州或高碑店,改乘火车,人既舒适。”
周恩来的复电:“绝密,同意来电所提各项布置,但不要鸣炮,以军乐队代之,我们预定24日晚宿涿州,请派一负责干部到涿州等候我们,由涿州到平的专车可以准备,究竟坐汽车或乘火车等我们到涿州后再作决定。”
3月25日凌晨2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从北平赶来的市长叶剑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的陪同下,由涿县改乘火车向北平进发。
在北平城内,为确保中共中央安全抵达,便衣队、警卫队以及市公安局等部门部署了严密的保卫工作。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涿州换乘火车进北平时,编了3辆列车,分别开往前门、西直门、清华园三个火车站,三个火车站都布控了周密的警卫任务,内部警卫由便衣保卫队负责,外部警卫由四野师担任。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究竟在哪列车上呢?
按照原计划向外散布的消息,很多群众以为毛泽东是从前门火车站下车,于是街上锣鼓喧天,行人们拿着传单去前门火车站迎接。可是跑回来的人都说,前门火车站没有中央领导。
原来,第一列火车为前卫车,载着警卫部队和少数干部以及警卫人员,在西直门站下车,然后用卡车将他们直送香山。
第二列车为专列车,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在这列车上,此车挂8个卧车和一辆餐车,直开清华园车站。
第三列车为后卫车,挂5个客车和3个行李车,开往前门车站。
从涿州到清华园,共有12个车站,约60多公里,两三个小时即可到达。为了保证安全,每站都派专门负责人员两名,一个守电话,一个盯道岔并监督车辆通过。
早晨6点,从涿州方向驶来的专列车缓缓靠站,毛泽东等人在清华园火车站下车。此时,距离毛泽东上一次来北京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
30年前,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只是负责报纸阅览登记的临时工。当年的临时工,今天已经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奠基人。
毛泽东走下列车,踏上清华园火车站的第一步,踏上30年后故都土地的那一刻,意味着中国革命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也意味着中国现代史跨出了一大步。
时间:年3月25日下午5时许
地点:西苑机场
事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苑机场接见各界代表人士并参加阅兵式。
下午5时许,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由临时休息地颐和园益寿堂到达西苑机场,顿时军乐四起,欢呼震天。叶剑英、聂荣臻等人迎上前去。
毛泽东、朱德等首先和工人代表、农民代表、青年代表与妇女代表一一握手。接着,毛泽东一行来到多位民主人士的欢迎行列,其中包括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马叙伦等著名人士,和平起义的傅作义将军也在其中。毛泽东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
受阅部队由第四野战军的三个步兵团、一个摩托化团、两个炮兵团、一个坦克营组成。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任阅兵总指挥。因收到命令较晚,为做到万无一失,受阅部队广大指战员们整夜未眠、进行动员、检查着装和军容,25日晨受阅部队全部准时到达西苑机场。
随着一发白色照明弹的腾空升起,阅兵开始。毛泽东登上第一辆吉普车,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也依次登上了汽车。车队所到之处,“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的欢呼声排山倒海,一面面战旗迎风飘扬,成排的高射炮、榴弹炮、重炮、摩托化步兵显示出我军的强大力量。
年3月25日西苑机场阅兵式
阅兵结束后,毛泽东同工人、农民、青年代表及民主人士一起,拍了一张照片。这是团结的象征,这是胜利的象征。检阅结束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驱车前往早已准备好的中共中央驻地——香山。
时间:年3月25日晚上
地点:香山双清别墅
事件:毛泽东入驻双清别墅,度过北平第一夜。
毛泽东的办公和休息之处在香山双清别墅。香山地处北平西郊,离城里约有二十多公里,山高偏僻。双清别墅在香山的南边山坡上,院内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这里隐蔽安全,因北平刚刚解放,城里还有残余敌特,青岛还没解放,敌机随时有空袭的可能,中共中央和军委等机关即搬驻西郊香山一带工作,没有迁往中南海。
别墅院内苍松翠柏高大挺拔,一池泉水清澈如镜,东南方有两个防空洞,北边有一个六角形凉亭,再北边有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六角形凉亭中间有一张石桌、几条石凳。亭前有一个小水塘,水塘的南岸有山石堆砌的平台。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两个防空洞,这是在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来之前由第四野战军工兵部队挖的,战士们还在两个洞口分别刻上:“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毛泽东来到双清别墅后,指示工作人员将这两句话涂掉了。
毛泽东工作、居住在那排坐北朝南的房子里,中间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堂屋,红漆木板地面,东面的墙角处放一张办公桌,四周靠墙摆放着长沙发和木制的圈椅。这间屋子就是毛泽东办公的地方,兼做会议室和会客厅。
25日当晚,卫士们安顿毛泽东睡下。但刚睡了一会儿,就听他叫值班卫士。原来,毛泽东睡惯了木板床,现在躺在软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让值班卫士们几个人把床垫抬到堂屋,自己躺到木板床上,才渐渐安睡。这是毛泽东到香山后的第一夜。
第二天,值班卫士找来木匠做了一张木床板,放在西屋的床架上。从这天起西屋就成了毛泽东一个人的卧室。值班卫士就住在他卧室隔壁的房间里。这张木板床后来又随着毛泽东搬进了中南海菊香书屋,做了加宽和外高里低的两处改进,一直跟随毛泽东二十载。这张木板床毫无刻意雕饰,朴实无华;宽约五尺,一半放书,一半睡觉;外高里低,高的一边睡人,低的那边放书。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都住在双清别墅北面的来青轩。那里房子多,和毛泽东住的院子相隔不远,中间有一条石子铺的路相连。
双清别墅内景
毛泽东在这里一直工作和休息到6月中旬。6月15日新政协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中央领导同志搬进中南海办公,中共中央和军委各部门也于9月中旬前陆续搬进城内。毛泽东一般都是在中南海办公,晚上回到香山休息。9月21日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就完全住进了中南海菊香书屋。在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住了近半年。
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
—年毛泽东在北京的人生地图
苏峰熊根琪著
人民出版社
年5月
毛泽东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83年的时间里,他行走在中国广阔的版图上,而北京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站。
本书聚焦年、年和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的三次北京(北平)之行,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合,采用时空交错的视角,追寻毛泽东在北京的活动足迹,挖掘当时当地的风云际会和名人往事。
更多精彩内容,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